
上星期專欄提到網上充斥著不少投資騙案,這次打算繼續與讀者們分享更多例子。騙徒手法層出不窮,不提高危機意識,只會成為下一個墮入陷阱的受害人;尤其是虛擬貨幣近年熱炒,騙徒皆移師到幣圈去,而虛擬貨幣的高回報,正正成為騙子的最佳誘餌。 虛擬貨幣世界除了最簡單的買賣外,還興起各色各樣的玩法,例如Initial Coin Offering(ICO)、Initial Dex Offering (IDO)、掘礦及Staking等。 而且每種玩法均標榜著極高收益,每年回報數十個百分點至數十倍也有,成功吸引大量投資者,不論新手老手皆跑到幣圈去。 什麼是ICO及IDO? ICO全名為Initial Coin Offering,就像股票世界中的公開招股(IPO),一隻虛擬貨幣要經過ICO才能上市。 坊間不時會有銷售員主動接觸投資者,並指能為其拿到小量ICO貨源,吸引投資者入場。 簡單邏輯推理,倘若該ICO是熱門項目,還需要聘請銷售員四出尋找投資者嗎?還會「預埋你」? 這些到處宣傳的ICO,大多是騙徒的圈錢技倆,上市後,該幣往往大跌八成至九成。
掘礦是低成本、但在香港進行必蝕 近年ICO數目雖然比2017年少,因爲幣圈興起IDO。可惜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,只是上市的虛擬貨幣,是屬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類,IDO整個玩法及模式與ICO如出一轍。
除了ICO,坊間亦不斷有廣告指:掘礦能達到極高回報。 掘礦好處在於打算擁有虛擬貨幣的投資者,不必花錢買入;而是買入礦機,或加入礦池,以賺取新生產的虛擬貨幣,從而享受被動收入。 經濟一週推介 整個操作聽起來非常吸引,入場費也低廉,而且不必擔心價格波動。

可惜,很多投資者買入礦機後,卻發現回報大大不如當初聲稱的幅度;更出現回不了本的情況,因為礦機賣家食水太深。 須知道,全球大多礦場皆處於偏遠地方,例如俄羅斯、新疆及蒙古等;因為城市的租金及電費太過昂貴,完全覆蓋不了掘礦成本。 可想而知,個人投資者於香港設置礦機,根本不可能盈利。再者,若幣價下跌,分分鐘虧損礦機成本連電費及租金,更遑論回本。因此,看好幣價的最佳方法,還是直接買入虛擬貨幣。 此外,除了ICO及掘礦外,還有非常熱門的 Staking。 Staking是幣圈一個新玩法,交易所會鼓勵投資者買入虛擬貨幣後,再存放到交易所中;交易所同時會提供回報給投資者,類似股票世界中的借貨動作。 Staking回報亦是每年從十數百分點至數倍不等,有些幣種Staking後,交易所更會送給投資者其他虛擬貨幣。 投資者往往會被宣稱的回報吸引,而大量投放金錢。可惜,當中陷阱極多,包括整筆本金消失;幣種鎖起後價格暴跌;送贈的虛擬貨幣價格暴跌等,「中伏」例子多不勝數。切勿被高回報蒙蔽理性,投資必須具有批判性思維,時刻保持警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