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觀大環境都在討論環球央行何時收水,太早收水只會重新打擊經濟,甚至把資金從股市債市抽走;但太遲收水同樣有問題,只會令通脹勢頭加劇,環球物價大漲,包括食品、交通、房價等等,令平民百姓生活成本更高。可惜,從美國聯儲局口吻去推測收水時機只會是管中窺豹,因為即使通脹真的來臨,官員也只會說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中。於這等環境下,投資看似艱難,不過細心一想,美國債息只有1厘多,而實際利率更是0,博利率向上,比博利率維持0的賠率更佳。
利率向上,受惠必定是舊經濟股,或價值型股票,即銀行、地產等等;而受壓的,便自然是新經濟股、增長股。執筆時,本地新經濟股皆被拋售,恒生科技指數下跌2.3%。投資者要小心「路徑依賴」,這是一個心理學名詞,即很多投資者會因為去年曾經在科技股上賺大錢,而認為這方法可被複製,照辦煮碗地在今年或來年賺錢。要小心,一旦收水於未來幾季發生,資金便會大幅地由新經濟股中抽走,價值型股份有望會一轉頹態,繼而成為股市的領頭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