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兩篇提到對沖嘅藝術,教大家點樣分辨你做緊嘅係咪正確而又有效率嘅對沖,早前有提過資金運用率(Capital utilization rate)呢個字,其實非常之重要,因為你唔可能有無限嘅錢,所以係有限資金內,達到最好嘅風險回報比(Risk return ratio),就係一個成功嘅交易喇。
有朋友問,咁對沖(Hedging)同分散投資(Diversification)有咩分別呀?有時會聽倒人講,「唔好將所有蘋果放係同一個籃入面,咁樣會好危險,相反要分散投資,去對沖風險」。
其實嚴格黎講,呢句野係有前後矛盾嘅成分。因為對沖如果唔用相關性高嘅產品,跟本就唔能夠有效對沖,皆因兩隻產品可以一隻向東,另一隻一路向西,兩隻腳都輸到爆。相反,分散投資就係要相關性有幾低得幾低,令到產品同大市無關,去除Beta Risk(市場風險)。最傳統嘅做法就係一手揸股票,一手揸債券,有錢的話再買下黃金,外匯咁樣。理論上,股災嘅時候,即係經濟唔好,聯儲局會減息,債券就會升,向你嘅戶口雪中送炭,伸出援手。
不過當然有例外嘅情況,就好似2月嘅大跌市咁,當時股跌,息反而上升,令債券下跌,上映左雙失嘅完美示範,無處可逃。變左「Cash is king!」如果盲中中咁分散投資,未必可以真係完全降低組合風險(Portfolio risk)。
暫時黎睇,綜合最近3篇文章,其實有幾個手法可以做,假設你揸緊盈富基金ETF, 突然想減低風險,你可以1. 直接減倉,2. 沽出相關性高嘅產品,例如國指/A50期貨去對沖,3. 賣出少少貨,去揸返啲唔關事嘅野,例如債券/期金/日元去分散風險。唔知大家又會點選擇呢?究竟點樣選擇先係最有效嘅方法去控制風險同時又賺倒錢呢?下回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