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市場中有各式各樣的工具給投資者選擇,除了正股外,有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、窩輪、牛熊證、期貨、期權等等,這些產品其中一大分別,是在於所附帶的槓桿效應截然不同,例如有槓桿高達數百倍的末日輪,亦有標榜低槓桿低波動的ETF。到底高槓桿會如何影響投資表現呢?
理論上,大多投資者投機者都會選擇提高槓桿,因為槓桿愈大,資金成本愈少,利潤愈大。當然,透過加大槓桿而拉高的回報未必健康,因為風險也會相應加大。槓桿前後的風險回報比例應該一致,例如一個年回報10%,波動率5%的策略,回報風險比為2倍;即使槓桿了3倍,年回報變成30%,波動率變成15%,回報風險比仍是2倍。
升幅不足成代價
理論上的計算是這樣的,但實際觀察發現,高槓桿未必是好事。先以窩輪作例子,散戶愛炒窩輪因為當中有以小博大、「刀仔鋸大樹」的效果。假設以10,000元買入一隻100倍槓桿的恒生指數窩輪,雖然貨值是100萬元,不過當市場升了1%後,回報普遍卻低於10,000元;相反,直接以100萬元購入盈富基金(02800),市場升1%,就真的能賺到10,000元。
窩輪升幅不足其中一個原因,可能是因為場外引伸波幅變動,又或者時間值損耗;因此,槓桿是有代價的。除了窩輪外,期權中也會出現槓桿高較不划算的情況。以價外期權為例,愈價外(Out of the money)期權金愈便宜,若以同等利潤來計算,成本節省提高了回報百分比,因此槓桿愈大。但價外期權普遍擁有較高引伸波幅,意味著價格較昂貴,相比其他行使價的期權不划算。
另一例子是末日期權。期權即將到期時,Gamma值會變得很大,即期權會極具爆發力,特別是位於等價的期權。有不少炒家喜愛這期權,不過換來高槓桿、高爆發力的代價,是較急劇的時間值損耗。
除了窩輪及期權,ETF也有槓桿愈大,性價比愈低的情況。近年來興起槓桿式及反向式ETF,例如2倍恒指ETF。然而,槓桿式ETF有複式效應的問題,而且ETF基金經理定期要調整組合比例,因此它的長期回報必定會低於購買2份盈富基金。
低波動股被低估
不過,這問題在股票指數類算是較不明顯;相反,美國有很多炒賣引伸波幅的槓桿ETF,它們的折讓就更大了。還有股票,一般投資者喜愛高波動性的股票,因為相同資金下,潛在回報更高,例如汽車股、賭業股等等,大市上升1%,通常其升幅超過1%,亦被稱為高啤打(Beta)股;相反,銀行股、公用股等等則屬於低波動股票。
不過,歷史數據顯示,低啤打股票有較大alpha,即與市場無關的額外回報,意味不論市場上升、橫行或下跌,這些股票都有較大機會上升。當中原因,可能是因為很多人都會追捧高波動股票,使低波動股票的估值被低估了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