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幣即將創歷史新高
- 蔡嘉民
- 5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加密貨幣市場於今年第一季異常沉悶,比特幣(Bitcoin)價格於1月創下約11萬美元的歷史高位後,便一蹶不振,大部分時間於介乎80,000至95,000美元間徘徊。
執筆時比特幣剛剛重新奪回10萬美元大關的失地,到底比特幣往後能否再創高峰呢?今期專欄就來與讀者詳細探討一下。
當比特幣於4月初被美股跌浪拖累後,曾低見74,500美元。當時筆者從不同社交媒體頻道,包括Facebook、Instagram、Patreon、X(前Twitter),皆收到網民問及:「幣市玩完了嗎?」、「熊市來臨了嗎?」、「我是否要把比特幣清倉了?」等問題。
一直有關注本欄的讀者們必然知道,在炒賣市場生存的一大技巧為「逆向思維」。人人都知道「股神」巴菲特的名句:「別人貪婪時我恐懼,別人恐懼時我貪婪」,這招的而且確非常實用。
就在網民不斷轟炸筆者社交媒體的時候,就是市場見底之日。有見及此, 筆者連忙在低位撈入比特幣。
獎勵減少機制威力大
眨眼間,比特幣已重回10萬美元水平。重點在於,加密貨幣市場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消息。
很多人以為,今年的主要策略為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動,然而筆者認為,新聞及消息只是噪音,真正令比特幣上漲的原因從來也沒有改變。
驅動比特幣上漲的主要原因,仍然是它自身每四年一次的獎勵減少機制。歷史數據已經告訴我們,比特幣每次於獎勵減半後的12至18個月,才是牛市的高峰。而對上一次減半為2024年4月,推算12至18個月,為今年的下半年。
實在不明白,為何網民會認為牛市已完。再加上,這次牛市的主調,為傳統資金擁抱加密貨幣。
細看傳統企業,並沒有多少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持有比特幣。若果真的如市場所料,美國上市的企業,都把資產負債表的一至三個百分比的資產配置到比特幣上,比特幣已經能達到30萬至50萬美元的水平。
雖然筆者尚不奢望於這次牛市週期會發生上述預測,但的確有非常多機構,正在購入或打算購入比特幣。
從區塊鏈數據可以看到,中心化交易所的比特幣儲存量一直在下滑,當其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後,將會供不應求,屆時價值將會以指數形式急升。理論上,比特幣上漲,應能為大部分投資者帶來收益。奈何,不少散戶會因為比特幣上漲空間有限,而把資金投放到中小型加密貨幣中,此乃大錯特錯。
獎勵減半效應基本上為比特幣獨有,而且是次牛市的主題為傳統資金流入,而傳統資金第一個會購入的加密貨幣必定為比特幣,中小幣總體的升幅及勝率,沒有可能追趕上比特幣。
如2024年筆者所講,這次牛市中,比特幣價格將能達12至18萬元水平,希望讀者們能賺個盤滿缽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