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幾時見底?睇15年數據同QE原來有得捉
- 蔡嘉民
- 4月1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雖然筆者經常在各個社交媒體探討加密貨幣相關議題,但事實上亦有留意及交易傳統市場,包括港股及美股等。近來美股出現了相對明顯的調整,自高位已下跌超過一成,到底加密貨幣會否受美股影響,而美股又會於何時反彈?今期專欄就來與讀者探討一下。
標準普爾500指數自2月19日開始至執筆時(4月3日)已下跌12%,而beta較大的納斯達克指數則已下跌16%,屬於自2022年以來相對較明顯的調整。美股調整絕對合理,一來估值太高,估值已是2000年及2008年水平。二來,指數升幅太過集中於某些大股,絕不健康。三來於量化緊縮(QT,quantitative tapering)下,流動性減少,難以支撐不斷上升的股市。
經濟衰退擔憂上升
那麼,美股到底調整多少才會見底呢?理論上,按過去15年數據,大多數調整浪幅度為20%至30%。於有量化寬鬆政策(QE)的時期中,調整幅度偏小,為逾10%;但於量化緊縮時期,調整幅度會較大,有可能接近30%。
由於衰退機率增加,息率點陣圖顯示,美國聯邦儲備局有機會於下半年減息。同一時間,因為貨幣政策不時會與利率政策相關,加息伴隨著量化緊縮;而減息則伴隨著量化寬鬆,市場猜測美國有可能於下半年暫停維持了三年的QT。那究竟有甚麼原因,會觸發美國決定暫停QT呢?
可以回想2020年3月,那時因為美股大跌,因而逼使美國重啟QE。解鈴還需繫鈴人,要令美國停止QT,甚至重啟QE,有機會是美股大跌。
現時,衰退擔憂上升、關稅增加、人工智能(AI)泡沫等基本面負面因素,的確慢慢地把美股壓低,且看看美國到甚麼時候,認為調整已足夠。
中小幣變成零和遊戲
那加密貨幣呢?每當美股大跌時,便會拖垮加密貨幣表現,例如2020年3月、2024年8月等等,畢竟加密貨幣是個風險資產。但別以為加密貨幣長期也跟隨美股,若拿來歷史數據分析,兩者大部分時間的相關系數也不高。不過,倘若美股出現較深調整當然好,因為QT的暫停固然有利加密貨幣上升,畢竟市場流動性增加,例如2020至2021年QE時,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一片狂熱。
讀者要留意,沒有QE時,比特幣(Bitcoin)基於需求,以及減半效應也會上升,不過其他競爭幣就沒那麼好運了。沒有QE,幣市便不會有溢出效應,熱錢並不會流到中小幣中。
沒有新錢進入中小幣市場,那裏便變成零和遊戲(zero sum game),即幣圈常講的PVP(player vs player),莊家贏就散戶輸,散戶贏就莊家輸。美股降溫對誰都好,屆時除了可以低吸加密貨幣外,亦能買到便宜又優質的美股。